永远的新兵连

发布时间:2017-09-13 08:57阅读次数:
分享到:

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建军90周年阅兵活动,妻子看的很是认真,我告诉她,我曾经服役于朱日和那支专业蓝军部队,我们连的一班长现在还在服役。妻子不屑一顾地说道:“你又不在了,有什么用”。我笑道:“我要是在,哪里还有你的事”!如果有人问我,你从军最有深刻印象的是什么时候,我一定告诉他,是新兵连。因为新兵连是你对部队的第一印象,新兵连是把一个地方青年转变为合格军人的起点。

1999年1216日,被现在为数不多的绿车皮拉到位于天津蓟县的部队,到达部队已是中午一点多了,新兵连位于团部的,后来听说是警侦连的老连队,为了培训新兵,而专门腾挪出来的。跟着班长进入营房,映入眼睑的一行字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”醒目的刻在迎头的横梁上。那鲜红的魏碑字体,让人看过之后心灵深处产生颤抖,有种热血沸腾直冲发际的感觉;但是,很多人不明白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。

听说过一个笑话,或是事实,一个班长指着一面白墙问新兵,“这面墙是什么颜色?”新兵答:“是白色”;“不对,是黑色”;班长又问“这面墙是什么颜色?”;”是黑色“;”你睁着眼说瞎话,这明明是白色“!新兵一脸蒙圈。"告诉你,这面墙我说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,明白吗?”这段对话也许是调侃,但是说明了一个问题,军人不需要多问,只需要按命令去执行就可以了;而绝对地战斗力也是从这中间得来的。

第一顿饭是面条,在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“滚蛋饺子,迎新面”。新兵刚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基本上都面条,而退伍前最后一顿饭也基本上都是饺子。接下来就是班长找你谈心,了解家庭基本情况等等(我在后来当新兵班长时,也是这一套路)。刚开始那几天,每天早晨跟在老兵后面跑步,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,集合也不会,因为根本摸不到头脑;也不知道自己该站在那里。后来,领导发现跟在老兵后面显得我们新兵太菜了,就要求我们单独出操了。而我们的训练也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
部队驻地位于盘山脚下,四周都是山,对于我们这种一直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来说,很是稀奇。刚开始时,我们活动范围很小,除了楼下的训练场就是饭堂,走路时要求两眼看向前方,根本不允许东张西望,所以也不知道营区是什么模样。

北方冬天的天气真不是我们江淮之间人所能承受的,洗过的衣服刚挂起来就冻起来了,手放在铁丝上,稍微用力你的皮就会被撕掉!暖气是定时供应的,只要睡到半夜,肯定会被冻醒。

枯燥乏味的整理内务生活没有过多久,就开始队列训练了(后来才明白,还是整理内务比较舒服)。记忆最深的一次是,全体集合站军姿,站军姿的过程中,天开始下起了白毛霜,白毛霜里加杂着寒风,从瀑水村(后来开始体能训练了,有机会走出营区了才知道许家台、瀑水)方向吹过来,吹过无叶的杨树稍时,发出呜呜的低鸣声!嗖嗖的刮在每个人的脸上,犹如小刀在割一样。新兵营张营长(作训股参谋兼任)操着一口陕西腔调在全体新兵面前边走边讲:“以前,好兵都是打出来的,现在不让打了;那么我们的好兵怎么来,就要靠练出来"!那时,我们还没有授衔,休息时,我们肩膀上都被授予“白板”军衔。

转眼间快过年了,想家的情绪在新兵中漫延开来。那时候新兵最期待是信,而班长们最怕的也是信。看了信的新兵会增加想家的情绪,而看不到信新兵更可怕,因为看到别人都有信,而自却没有,那种感觉会更加难受。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,看信的新兵在哭,没有看信的新兵也在哭!那时我们班不让听《军中绿花》这首歌,因为每次听了都会有新兵哭鼻子。这时班长们最辛苦了,晚上不但要晚上站岗还要在半夜查铺,防止新兵因想家而当逃兵。

应该是大年初二,具体时间记不太清楚了;新兵连组织新兵们去游玩盘山,提前班长就开始计划去盘山要带什么东西,军挎包里装满了烧鸡、猪蹄等等平时吃不到的东西,胆子大一点的,在班长的默许下,水壶里也偷偷灌了一瓶盘山啤酒。一路上列队前行,遇到老百姓时,自己觉得还很自豪,昂首挺胸;作训服衣袖轻擦裤缝,发出整齐有序的哗哗声,岂不知,受长年驻军影响,当地的百姓早已见惯了我们这种生瓜蛋子新兵。

体能训练终于按计划来了,每天清晨,在老兵起床前,新兵们就开始集会进行5公里体能训练了,开始不打背包,空手跑,后来打背包跑。天还没有亮,所以只能在蒙蒙亮的环境中紧跟前面的人;而不至于掉队。每次体能训练回来后,后脑上结满了汗水形成的冰凌。但是从未去理会过这一切。每次经过许家台和瀑水的时候,都有狗追在后面,而我们只能默默地祈祷自己不要被狗给追上;后来也没有听说那个被狗咬过。而当我们跑完步的时候,回到团部北边门时,经常能看到团长或者政委拿着收音机在散步,值班班长就要吹哨向团长报告;那时我还经常想,为什么团长不管我们这样的超负荷训练呢,部队不都说了不让新兵超负荷训练的吗?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的思想也是天真的很。

5公里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攻山头。我的新兵排长是地方大学招的国防生,每逢下午,就安排几个班长带着我们到营区边上攻山头。几个班长一人守一个小山头,这边刚冲到山头,那边哨声又响起来了,又要赶紧冲下山冲向另外一座山头。在此期间摔跟头那是家常便饭。虽然累,但大家还是愿意了出去,因为出去就机会看到和我们穿不一样衣服的老百姓,看一看周边的地理地貌。

吃过晚饭就是开小灶时间了,俯卧撑、仰卧起坐、蹲下起立,也没有什么标准而言,就是看出汗情况而定。有的爱出汗或者会憋气的,三两分钟就了汗了;而我们这种不爱出汗的就要等实在累的不行了才能停止训练。只记得有一东北哥们,虽然胖,但从来不出汗,每次都最后一个休息;下连时,比他刚入伍时轻了30多斤。

最激动人心是进行射击训练时的情形,第一次摸着81杠的时候,心情那叫激动!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了。其实瞄准是很无聊地,爬在团部礼堂的前面,一动不动的瞄准;也不知道瞄得怎么样,只知道到最后肚子冻得咕噜响,全身冰凉。那时没有数码相机,驻地附近有一个专们给部队战士们照相的,叫什么名字不清楚了,好像他也在我们团当过兵,只要开始训练枪时就会跑来给我们照像,到现在还记得,他的口头禅是“唉,别眨眼,别眨眼”!

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很短,短的让我们还没有真正适应部队的生活就结束了;让我们这帮新兵一点准备都没有。新兵总是盼望着下连,而下老连队也是大部分新兵最期盼的事情,总觉得新兵连的生活太苦了。而班长总是说,等你们下连后就会知道,还是新兵连最轻松,新兵连是有深刻记忆。那时根本不能体会,现在回想,班长所说的是事实。新兵连发生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,仿佛昨天之事,当中有欢声笑语,也有辛酸眼泪。

正是新兵连的日子让我在今后的人生有所得,那种对理想信念地坚持;对工作的执行力;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;对事物地责任感、使命感都是来自新兵连的培养。

受军改影响,老部队也不存在了;前几天几个战友回原驻地去聚会,看了他们发的照片,勾起无限回忆。如同一位战友所说,离开部队己多年,记忆的部队己遥远,岁月己流逝;我们己变老,但在部队的记忆我们这辈子都很难放下,此时的我心潮起伏,感慨万千,仿佛历史一下子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岁月,有的经过一个战壕的生活和磨练;有的经过硝烟弥漫的战斗洗礼;还有的经历生与死的考验。生死之交是战友,百听不厌是军号,常唱不衰是军歌,本色不褪是军奖,终生不悔是军旅,风雨不动是军旗,永远不变是军魂!